休闲农业企业经营”淡季”管理提升方法

休闲农庄要想淡季不淡,经营企业就要考虑在环境以外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软服务、文化活动等。从游客的角度和市场的需要开发,因地制宜、精益求精,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为市场提供尽可能丰富和新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在游客和市场中的性价比,以质量取胜,以服务服人,这样,休闲农庄的淡季问题将不再是困扰。

1、运用新品种设施农业科技手段调节季节

休闲农业要如何做才可以"淡季不淡"

例如:陕西宝鸡恒丰园农业观光生态园的千亩设施大棚,冬季人们钻进日光温室大棚后,季节瞬间转换,一颗颗鲜红诱人的草莓点缀在大片绿田上,活像女孩的笑脸,游客们的兴致立刻被点燃。大家一边挑着大红个儿的草莓,一边询问冬季栽培草莓的技巧,据当地农业局统计,2016年冬季来陈仓区各个农业观光生态采摘的游客人数达到3000多人,单采摘收入就能达到10万多元。

在寒冷的冬季,只要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花力气,在日光温室里种上了有“卖点”、有特点的农作物,能够让游客观赏到别处难得一见的新型农作物,满足其求知欲和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就能吸引驻足采摘。对于游客而言,虽然此时的农庄采摘没有夏秋季节那么热闹,但却让人感觉别有一番韵味。

2、顺应时节,彰显四季

农业鲜明的季节性严重影响着休闲农业游,但正是由于季节性的特点,农业旅游可以根据不同时节的更迭交换,推出适合时宜的各种农业休闲娱乐活动,如春季观鸟、观花、翻地、播种;夏季游泳、观赏野生动植物垂钓、学渔民下地笼、感受捕鱼乐趣;秋季采摘、观赏秋果秋实、观赏向南迁徙的候鸟群;冬季滑雪、溜冰帆,冬钓、凿冰捕鱼等。

例如:山东曲阜吴村镇的“庄园经济学”,便是通过不断丰富内涵、挖掘潜力,分季节打造不同的旅游亮点,从而彻底打破农家庄园经营的节气限制,“春季赏花、夏季乘凉、秋季采果、冬季看枝”,春夏秋冬都有黄金周,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浙江湖州长兴县顾渚村在农事农活体验上充分体现出了季节性。春季有:摘草莓、采茶、炒茶、挖笋、钓鱼;夏季有:摘枇杷、摘桃、摘西瓜、摘葡萄、抓泥鳅;秋季有:摘橘子、敲白果、打板栗、裹粽子、摸螺蛳;冬季有:打年糕、酿米酒、磨豆腐、烧烤、篝火。

这些农事农活深受城里游客的欢迎和喜爱。虽然进入寒冬,白天的顾渚村,院子里、活动室里、水库大坝上,总有老人聊天。兴致所至,还相约去河边钓鱼。在紫藤阁农家乐,兔年春节,有1500多上海人在顾渚村过大年,他们与村民一起写春联,贴春联,打年糕,磨豆腐,一起吃团圆饭,一起放鞭炮,一起走亲访友,就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许多上海客都到这里过大年,俨然把这个村子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3、生态加工,凸显效益

崇尚绿色、注重养生是现代人的追求。为了应对休闲农庄的淡季,陕西西安一家餐饮公司开发了臊子肉、农家醋、油泼辣子等30多种土特产供应超市,在延伸了产业链,取得经济效益之余,也使消费者了解他们的绿色产品,增加了品牌附加值。该庄园还大力推介新开发的由野猪和关中黑猪杂交而来的生态猪,很多人得知后,都跑来认养生态猪,使园子人气大增。

山东曲阜吴村镇早在2013年,就瞄准城市人的“果盘子”,大力宣传吴村特有的“北山大枣”、“高楼葡萄”等一系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产品。同时,实施“接二联三”战略,使得一、二、三产业首尾相连。2016年,吴村镇以生态为基础,以产业为核心,大力招引干鲜果品加工、饮料制作、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大力引资建设果蔬销售物流中心,建设果品仓储基地,提升果品附加值,实现了“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庄园经济的生命线和效益触角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在休闲农业经营的淡季,联出了经济效益的“节节高升”。

4、另辟蹊径,活化功能

休闲农业要如何做才可以"淡季不淡"

冬季,自然景观的凋敝是许多农业园区不能避免的“短板”,完善园区的内部功能以吸引游客,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宝鸡世景园生态农庄,冬季里生意并不冷清,尤其是周末,每天能有近百人来用餐和观赏园内风景。12月的一天,一家私企正在此组织员工进行拓展训练。10亩左右的场地上,有可供人们进行空中抓杠、软排球、翻叶子等各种训练的设施,10余名参加训练的私企员工正在这些设施上“协作战斗”。训练结束后,人人都是饥肠辘辘,而此时园内饲养的土鸡、兔子、山羊等适合冬季进补的动物,便成了挑战人们味蕾的美味。该园区负责人表示,因为进餐场所取暖设施完备,他们的菜品又有特色,所以客人源源不断。

休闲农业旅游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范围,是农业由传统单一功能向集生产、观光、生态、休闲等综合功能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可以结合环境,多元化开发休闲农业的旅游功能性,开发如拓展训练、泡温泉、滑雪、冬季湿地观鸟、徒步健行等项目,多元化的旅游功能必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来,从而形成“淡季不淡”的喜人景象。

5、文化作伴,提升品位

民俗文化资源是休闲农业旅游地重要资源,其非季节性特点明显,主要依托底蕴深厚的传统民俗农业文化开展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充分挖掘休闲农业旅游的民俗文化性将很好地解决季节性影响问题。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可以拔高旅游层次,丰富旅游内涵。抗战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特色也熠熠生辉,这些都大有文章可做。文化作伴其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将少数民族风情和表演结合到园区活动中来,又如将其他的文化形式引入到园中中来。

例如:山东泰安冬季旅游产品有了新成员——刘老根大舞台,这是本山传媒在国内的第9家连锁剧场,刘老根大舞台落户泰安,因其不受气候冷暖的制约,冬天的到来也未影响游客观看演出的热情,每天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淡季不淡,不仅丰富了岱岳区的文化旅游市场,也为泰山和齐鲁文化增添了一份新的精彩。

6、提质升级,强化服务

休闲农业要想“淡季不淡”,其根本还是在于过硬的服务质量。如开通和完善重点休闲农业区的旅游交通专线车,使游客能够便捷地出行;又如提高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知识、服务规范、本地民俗文化及环保知识的培训,使休闲旅游迈入规范化轨道,从机制上促进休闲旅游的健康发展,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休闲旅游环境;

再如尽可能地展现出中国旧时农村的缩影,传统的蓑衣、石磨、纺车、水车、酒缸等,不仅能够详细介绍其历史沿革、用途、现状,另又可以让游客亲自上阵、亲自体验,享受参与休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