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K12劳动教育课程教案(第33/86篇)
- 研学劳动课程:百合大黄米竹筒饭的手工做法
- 研学劳动课程:地方民俗特色竹筒饭的手工做法
- 竹筒饭(大米+腊肠)的手工做法
- 食育主题研学:竹筒饭(竹笋+糯米)的做法
- 研学课程:竹筒饭的图示做法_糯米版竹筒饭怎么做?
- 研学课程:竹筒饭(糯米-猪肉-豌豆)的图文演示做法
- 让智慧小农场走进中心学校,给孩子们补上“自然”“科技”“劳动”这一课
- 案例:中小学校园劳动实践研学活动如何开展?怎样升级改进?
- 自然教育:校园小型气象站建设布置方案,要注意哪些问题?
- 某小学(1-3年级学生)劳动实践活动记录及效果
- 小学劳动技能闯关赛:兴趣与劳动融合,深受孩子的喜爱!
- 幼儿园自然教育与劳动实践:“开心菜园”里的故事
- 劳动实践课“玩”出精彩,看看这所学校体验“小麦课程”吧!
- 田间研学课件案例: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的课件怎么设计?
- 青岛市“劳动教育(实验)”教材有哪些特点、模块?覆盖哪些学段?
- 亲子生活劳动课程:动手制作美食“黄瓜城堡”,品尝劳动成果
- 幼儿食育+生活劳动教育课程:动手制作传统小吃“驴打滚”
- 食农研学:红薯,木薯,马铃薯…各种薯,它们到底都是什么?
- 粮食主题研学课程:米的诞生,米的家族,米的旅行
- 亲子劳动实践课程:彩色蝴蝶卷(面卷)的制作教案
- 和萝卜一起去旅行(研学课程):萝卜的成长,收获,清洗,切丝,做汤,煎饼
- 野菜大家族研学活动:寻宝挖野菜,巧手制馅料,竞技做书签
- 南瓜研学课程:榨汁,煎饼,烤瓜,造型,溯源
- 食农研学课件:动手制作紫包菜煎饼,亲手做魔法变色科学小实验
- 生活劳动实践课件:彩色蔬菜馒头的亲子劳动实践教案
- 《了不起的蒲公英和车前子》:野菜专题研学活动教案系列
- 九月栗子笑哈哈:摸栗子,剥栗子,找雌雄,做甜汤(自然教育课程)
- 森林木屋小工匠课程:协作式劳动实践,启发性手工设计,互动性自然教育
- 农业劳动实践活动:给喜欢爬藤的蔬菜作物搭立生长支架
- 研学:和稻草做朋友去旅行,看看我们的稻草朋友都去了哪?
- 景山小学开展1+N套餐式劳动教育课程:家园课、职园课、创园课…
- 魔法地肤草的校园研学:采集种子,移栽定植,制作扫帚,美化校园
- 中小学校园农场:应该怎样规划实施劳动实践课程?
- 如何设置学校欢迎、学生喜欢的水稻主题劳动课程?
-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这所小学的“新劳动教育”值得点赞
- 组图:杭州举办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上海经验:如何开办劳动教育“必修课”? 上海拿出这些实招硬招!
- 劳动教育基地活动案例:劳动中促成长,实践中育新人!
- 实用!校园劳动教育小农场创建及课程开发指南(免费下载)
- 校园研学劳动:草莓种子有性繁殖,1粒果实裂变为几十盆草莓
- 芝麻开花节节高:研学农场的芝麻劳动实践全周期课程
- 植物种植项目的研学劳动课程设计案例,走近校园走进家庭小课件
- 研学劳动课程:丝瓜的一生,播种育苗与种植管护全过程
- 研学劳动课程教案:会爬藤的丝瓜,会结荚的蚕豆!
- 劳动教育如何有效开展?长沙的这些样板经验值得学习!
- 湖南职院“1+2+N”劳动实践体系,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新路径
- 这所中学探索跨学科融合!打造有歌声,有思想,有汗水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 校园农场怎么创建?劳动教育及综合实践课程设置指南(4月20日精选资料下载)
- 实用资料!劳动教育及研学基地如何规划建设?课程怎么开发?
- 劳动教育创新经验:”三研协同”家校社联动,共享”种子课程”搭建
- 研学:开“窗”的套盆种土豆,可观察土豆的生长过程,感受收获的乐趣
-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做好这“6结合”,实施效果成倍放大!
- 研学课程: 德国自然农法“土丘种植床”,模仿自然培育深厚的肥沃土壤
- 某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例)
- 青少年实践与劳动教育研究项目选题:教育部首批课题立项名单有哪些?
- 二个劳动主题范例: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书: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福州大学)
- 某市区中小学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校园劳动实践农场)
- 探索农耕研学劳动教育课程,让素质教育更“接地气”
- 研学劳动教育:世界级非遗文化“二十四节气”布贴画手工制作课
- 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案例: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及创建标准
- 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创建案例:常态化,课程化,清单化
- 劳动实践案例:如何将农耕文化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 红色研学劳动教育主题:南泥湾大生产与南泥湾农垦精神
- 重庆市人民小学劳育特色:城乡学校劳动大联盟,“劳动萌主”微信小程序
- 劳育:构建3742田园劳动育人框架,打造七彩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 中小学与农业大学:如何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模式?
- 桂中田园实践基地:日接纳500人,有哪些必修课选修课及特色课?如何收费?
- 农耕履历证,校园丰收节…一张“劳动清单”里的劳动素养评价故事
- 开辟农教融合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开发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 案例:实验小学的“五育”融合劳动教育,附劳动教育课教案
- 中小学包粽子劳动教育实践课来袭,附端午节活动方案
- 中小学“校园20分钟”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分区分年级清洁劳动)
- 食材料理-面点制作-厨艺烹饪:劳动实践课进校园,劳动技能大比拼
- 校园农场:如何自制蔬菜种子?播种时如何预处理?
- 校园种菜农场:哪些蔬菜一年四季可种植?哪些蔬菜是耐荫的?
- 劳动课: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在烟火气中体味生活,在指尖上拨开大千世界
- 耕读教育:如何充分利用校园阵地与校外基地开展耕读劳动教育?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 案例:中小学校园蔬菜种植基地简介特色及管理制度
- 依托农场,干农活,做美食:校内外多实践场域下协同劳动教育探究
- 幼儿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彩色肥皂的手工制作活动教程
- 游戏化课程案例:探究性研学课程方案《蟋蟀音乐会》
- 中小学研学劳动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竹藤编艺》
- 特色动手课程:这所中学让叶雕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研学课堂
在中小学校园里的空闲场地(屋顶和边角地)规划、建设一个种植园地或一个小农场,即可满足部分学生便捷、持续的劳动实践活动要求,同时还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在今年三月份国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之后,尤其是疫情防控与学生安全出行的大环境下,校园农场劳动课程的规划、实施就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1】规划篇
中小学校园农场开发中,劳动课程规划,既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依托校园农场的劳动实践课程规划,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一)课程分阶(分学段)规划。
即在不同学段规划不同要求的课程序列内容,并在课程开发和研制过程中予以不断完善。
如“农民版画”农场文化主题课程,小学低段有“贴纸农民版画”“植物媒材农民版画”;小学中段有“吹塑纸农民版画”“一版多色农民版画”;小学高段有“木版农民版画”“套色农民版画”;初中学段有“绝版农民版画”“同题异构农民版画”“自由创意农民版画”等。
(二)课程年度规划。
即针对各年级段提出劳动实践课程年段规划指导意见,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选择组合,形成学校必修与选修、单课时与多课时相结合的课程年度规划。
如乐兴小学五年级的劳动实践课程,除语文、数学、科学每学科两课时的渗透式课程外,还包括“落花生和她的一生”(多课时综合型劳动实践课)、“艺术创意落花生”(农场文化艺术多元实践课)、“农家传说中的美丽落花生”(农场文化探究性实践课)、“落花生餐桌走秀”(农场文化厨艺实践课)、“落花生的投入与产出”(农场财经实践课)等以“落花生”为主线的主题课程。
(三)课程资源规划。
即课程开发人员和教师在课程分阶规划和年度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对专业教师和辅助人员、课程经费、材料设施、时间段与课时数、农场空间及选点、教学支持信息资源等开展系统的规划,确保劳动实践课程的有序实施。
【2】实施篇
以重庆市《綦江区劳动实践课程教学规范》为例,将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程的管理与教学情况作为教育督导评估考核指标之一。
运用现场会、专题会、主题教研等方式提供必要的舆论与教研支持,运用常规督查与专项抽查抓好落实,全面推动劳动实践课程的区域化实施,让爱农场、爱家乡、爱土地、爱劳动、爱生活的“五爱”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
其课堂实践呈现出三大特点: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展开有序、课后拓展有效。
课前准备主要包括师生在课题选立、目标拟定、学情分析、课时计划、方法选择、资源筹集、活动策划、流程设计、细节落实等方面的工作。
教师在参考课程与年度规划、充分论证项目或主题必要性及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确立具有区域乡土特色的课题名称,制定包含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等维度的教学目标。
计划好课时,选择好组织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师生共同参与筹集劳动实践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策划设计好劳动实践活动和整个教学流程。
逐一落实好组织管理、场地清理、任务分配、心理调适、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教师胸有成竹、学生有备而来。
课中主要由课前动员、活动分组、任务分配、工具材料领取、实践过程指导、中段小结、现场展评、课堂小结和延伸作业等几大部分组成。
课前动员是组织学生有序实践的重要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确实践要求、目标,遵守实践纪律和安全规范;在活动分组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一般4~6人为一组,按学生性别、个性特点,实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进行分组,有时也根据学生志愿进行分组;在实践过程指导中,教师或助教根据学生实践需要,突出重点,开展全班整体指导、小组指导和个别学生指导,帮助学生突破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课后通过实践小结、课后反思、课后评价、延伸作业、劳动成果展示与应用等途径予以拓展。
让劳动实践产生更深层的育人实效,充分发挥劳动实践课附生性和延展性的教育作用。
【3】拓展篇
劳动实践课程的区域化建设是一个共性与个性、静态与动态发展的过程。
为了推动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程的全面实施,重庆綦江区教委在2019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的通知》等文件。
各中小学校在参考上述文件关于劳动实践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意见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提炼实践经验。
对劳动实践课程不断进行优化,使劳动实践课程的育人效能在实施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主要有课程拓展、成果拓展、文体拓展、家校拓展、社会拓展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课程拓展,是劳动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得到不断完善的过程,能够让主题/项目课程更加丰满。
一般情况下,课程拓展以主课带副课的形式呈现,如教师在开展“农具与力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农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开发出“农具的产生与发展”“农具的美感”“农具的改良和创新” 三大副课,供学生自主选修或延伸学习。
成果拓展,主要包括劳动实践课程物质成果展示、学习成果展示、能力与技术展示三大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拓展课程实施的空间。物质成果展示,是师生在劳动实践课程教与学中所取得的过程性、自然性成果展示。
如农作物果实展示、农场变化展示、经济收益数据展示等,常以现场参观、观摩交流的形式开展;学习成果展示,是对学生在劳动实践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反映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物化成果予以公开展示,如学习笔记本、实践记录册、财经账务簿、学习心得、劳动制作成品等的展示,常以陈列、展出的形式开展;能力与技术展示,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现场展示,如厨艺大比拼、陶器制作表演、竹篾工艺制作表演等,常以比赛、表演的形式开展。
文体拓展,是与劳动实践课程实施相关的以美育作品和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拓展,其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美术作品展览、文学作品评比、民歌创编与演唱表演、农家体育项目比赛等。
美术作品包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绘画、摄影、泥塑、绘本、工艺等,作品常以农业、农场、农民为题材;文学作品包括以劳动实践为内容的小品文写作、朗诵词、演讲稿等;民歌创编包括学生个人或集体编创的歌词、歌谱;民歌演唱包括学生以农业实践为题材的民歌独唱、民歌合唱、民歌联唱等;农家体育项目比赛,则是在参考农民运动会项目、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置比赛项目与表演项目,教师和学生全员报名参与,从而形成的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活动课程。
家校拓展,是劳动实践课程生活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联合家庭开展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利用周末与节假日的时间,给学生布置劳动实践家庭作业、假期作业,由家长予以指导和评价,然后收集、上传作业成果,通过网络平台予以分享。
教师在作业手册的编制中,常常给家长和学生提供多个选择性主题。
如“学做家常菜”“经营家庭菜地”“家禽喂养”等,然后针对每个主题的具体情况,对实践目标、内容、建议流程、要点提醒、安全提示、评价要点、成果呈现、家长指导要点等给出较为详细的文字或图形说明,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更好地参与家庭生活实践。
社会拓展,是在区域化整合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将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施面向社会拓展,从而更好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形式。
区域化整合课程资源,包括行政管理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农业文化资源、农业科技资源、农企榜样资源等。
拓展内容包括“农业社会管理机制调查探究”“区域土地类型与分布考察”“农业人才的分类与培养调查”“农村人文景观采风”“现代农业体验”“农民企业家成长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