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隶属:农业灾害与疫情防控(第128/164篇)
- 国家卫健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指南
- 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新型冠状病毒源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已有15个医护人员感染
- 喝板蓝根能预防武汉肺炎吗?专家指出这6个错误的方法不靠谱!
- 湖北凌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在农村普遍建立监测点,严防疫情向农村扩散
- 多地启动活禽,野生动物的联防联控措施,国家下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 武汉封城第二天:北京和厦门暂禁湖北农产品进入当地市场
- 除夕:湖北13市“封城”,封城启动前168小时,“武汉人”都去哪儿了?
- 湖北农村:需要尽早和更有力的新型肺炎抗击动员,如何做好乡村动员?
- 新型肺炎病毒的源头防控下,哪些农村特种养殖将受到影响?
-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农村地区防控亟待关注和加强!附宣传口号
- 农村疫情怎么防控?全国防控进展如何?国新办作出答复
- 农机开进村里主干道喷洒,西安灵沼街道十个村消毒很高效
- 疫情防控:农业农村部确保重点地区“菜篮子”产品供给,财政部紧急预拨资金
- 农村防疫战怎么打?记者实地探访湖北、河南等地的做法经验
- 山东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确保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 国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应对疫情抓好蔬菜生产保障供给
- 新型肺炎病毒施虐之下,菜价飞涨,农民这次要发财了吗?
- 农村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农业企业如何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防控?
- 关于立即统一部署农村地区肺炎疫情防控的几点思考
- 新型肺炎防控“误伤”养殖业,业界呼吁启动禽肉收储
- 疫情冲击波:这些食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受到致命一击!
- 黄冈,孝感疫情告急:如何不成为第二个武汉?
- 禽蛋大省告急:交通运输受阻,湖北一农业公司10万只鸡苗填埋处理
- 湖北家禽饲料供应受阻,3亿只鸡即将断粮
- 春节期间旅游业全面停摆:一天损失178亿元
- 疫情来袭,对农业农村有哪些重要影响?如何应对?
- 农村妇女疫情防控期,网络课堂学“非遗-制作面塑”
- “封城封村”有利于疫情控制,警惕随之而来的农产品滞销与供应危机
- 农村疫情防控:不可忽略的隐患之处“粪口传播”
- 今日立春,谋春耕保供应,粮食蔬菜保障是防疫持久战的重要基础
- 疫情当下,权威机构对家庭食品安全与营养的11条建议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动员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 战“疫”之下,农业“压舱石”的地位有多重要?“粮草”之于“战争”
- 瘟疫之际话艾叶(药学专家):艾叶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吗?
- 水果滞销怎么办?如何找到靠谱的水果代卖商?
- 应对疫情,湖北及其他疫情区的蔬菜产业走向及应对策略
- 开春在即,农产品产销脱节后,农业生产问题开始显露
- 2020年中国农业面临虫灾,疫情等大威胁,真的可防可控吗?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农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 农业农村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操作指南
- 农业农村部: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加快新建扩建养殖场开复工,引导龙头帮带复产
- “抗疫”非常时期农产品供销受阻,网上农博会值得推广
- 商务部:湖北猪肉鸡蛋库存可保障5天供应,已有14个露天马路农贸市场开始营业
- 武汉“抗疫”大动作,全市全天候全覆盖排查“四类人员”
- 湖北坚决遏制疫情向农村扩散蔓延:一个村庄都不能失守
- “疫敌”当前,全国首个滞销农产品实时查询大数据平台上线
- 疫情对当前农业产供销的影响大吗?主要影响在哪些方面?
- 抗击疫情期间,电商创新模式倍受关注和欢迎
- 疫情仍在持续,主要影响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逼近生存红线
- 松针茶:清呼吸,防感染,增免疫强肺,怎么制作松针茶?
- 5个方面告诉你,这次新冠病毒有多厉害,掉以轻心的人悔得肠子都青了
- 诡异!湖南娄底一对夫妻一直没出远门却感染新冠肺炎,28名密切接触者都无异常
- 农村疫情防控6难点 ,山东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和农村疫情防控
- 科普图:农村基层如何构筑疫情防护墙?广南县基层疫情防控经验
- ”抗疫”期间如何抓好蔬菜生产?怎样破解”抗疫”前线蔬菜购销难?
- 立法!广东禁止滥食和交易野生动物!决定起草人独家回应焦点问题
- 慎用84消毒液:使用不当成“毒气”,有哪些注意要点?
- 专家解说:农业春耕生产会加大感染的风险吗?大棚里该怎么做好防护?
- 全球顶级专家集结应对疫情,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 湖南权威发布“新冠”中药预防方 预防用药可连服3~7天
- 商务部:做好疫情期间农产品的产销对接,降低滞销农产品物流配送费用
- 为什么湖北开启实施“战时管制”?湖北这些地区的疫情形势恶化了吗?
- 滞销!疫情重创海南果农,部分已捐给武汉疫灾区!
- 复工企业的风险与困惑:4家公司发生聚集性感染,疫情形势依旧严峻!
- 农业农村部:确保疫情防控下今年粮食生产任务,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疫情冲击农业,疫情过后粮食价格是否会上涨?
- 疫情过去后,农村可能将严查这三种现象,请农民提前做好准备
- 农业农村部:疫情下家禽行业损失非常严重,拟拿出贴息资金支持部分企业
- 科普研学:疫情防控等下,牛奶等乳制品为何倍受追捧?
- 疫敌当前,专家学者汇诊:农业生产出现哪些问题?应该怎么应对?
- 湖北农村防控和春耕工作会议,加强与武汉等城市菜篮子产品的销售对接
- 农民春耕春种生产中,需要做好哪些疫病防护措施?
- 当下疫情与非洲猪瘟危机之下,畜牧企业如何突围自救?
- 疫情影响下果蔬如何货畅其流?封城中的武汉好买菜吗?
- 湖北:无疫情村允许农民下田劳作,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
- 深圳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甲鱼也不能吃了?这条产业链上的人坐不住了
- 疫情影响下的涪陵榨菜产业调查:开工难!销售难!
- 武汉封城杳无人烟,网友却哭着说:一大群生物正静悄悄来到大街上
- 疫情之下:电商及时上线“产销用”三方共赢,中老年人入群
- 疫情防控中如何恢复农业?西安市发布8个农业农村地方标准
- 疫情对湖北农民合作社的影响,如何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 汉坦病毒也来凑热闹!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
- 疫情导致农产品积压 各界助力湖北农产品推广
- 新加坡专家:疫情冲击或引发超大萧条,改变世界发展进程,退回80年代以前
- 对欧美疫情幸灾乐祸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国可能将面临怎样的危机!
- 2020年报告报告6起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开展生猪专项整治
- 重大进展:烟草植物制成的新冠病毒疫苗,UV-LED在30秒内可杀灭99.9%冠状病毒
-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休闲旅游业复工复市率超60%,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产业
- 51小长假首日:云南大理旅游与湖北景区回暖状况不容乐观
- 疫情下半场的旅游业:导游转行,车队卖车,大理变空城
- 新冠病毒患者后遗症浮出水面,人类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 2020年全球旅游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商务及旅游出行要注意哪些?
- 疫情之后研学旅行遭遇尴尬,“两会”之后研学旅行能起步吗?
-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休市排查新冠疫情,周边小学及幼儿园停课
- 首都疫情十分严峻!对所有农贸市场,餐饮店等进行全面核酸检测
- 各地对农贸市场及冷冻食品摊位进行消毒,哪些食品容易传播新冠病毒?
- 暴雨水灾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如何做好防御和农业生产自救?
- 湖北宜昌突遭50年一遇大暴雨袭击,荆门市掇刀区遭龙卷风袭击
- 湖北省防办:长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农作物如何做好防涝补救措施?
- 农业农村部:派出6个救灾专家组,分赴这6个洪涝重灾省份,确保农业丰收
- 湖北一地发布首个I级防汛应急响应,湖北12地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 湖北:上半年防疫,下半年防汛,2处溃口,多地下发紧急通知…
- 江西省:473.2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 江西省防汛工作进入战时状态,鄱阳县漫堤决口,村庄受淹汪洋一片
- 这个江心岛汛情告急!留守老人妇女等不足1000人,召唤在外游子回乡抗洪
- 浙江桐庐县:洪水致9.5万亩农田受灾,出台“救灾助农”政策
- 普洱市江城县:全县发生蝗虫灾害面积近10万亩,全力灭虫!
- 新冠疫情不可能消灭,一定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秋冬季疫情或加重
- 境外大批蝗群入侵我云南边境,态势严峻,紧张防控之中!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新冠病毒很长期伴随下,国家应优先采取哪些经济措施?
- 历经了8轮大范围强降雨后,湖北目前的汛情趋向缓解还是更加严峻?
- 疫情洪灾双重夹击下,中国会缺粮吗?看看这2个专家怎么说
- 为何今年以来全球蝗灾卷土重来?云南打响蝗灾阻击战,波及农田林地13.5万亩
- 2020年最大洪水抵达三峡,水利专家谈南方洪灾为何屡治不绝
- 长江流域堤防长时间高水位浸泡,目前防汛工作的重点现在集中在哪里?
- 荆楚多地与江西南昌县: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 国办:做好下半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早制定方案!
- 农业农村部:举行蝗虫应急防控实战演练,部署西南边境防控工作
- 中国新闻周刊:安徽淮河洪水为何这么大?养殖大户损失惨重
- 安徽巢湖周围突然多出四个大湖,太空可见!分析:背后是严重洪灾
- 安徽省阜南县:在蓄洪区,在无奈之中,等洪水退去
- 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已半年,10个未知谜团仍待解…
- 节约粮食的最高指示,告诉我们将面临哪些意外和严峻挑战?
- 国家卫健委:各地将开展农贸农产品批发市场风险大排查
- 国务院新闻办:今年洪涝灾害致6032.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1140.8千公顷绝收
- “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形成,四川遭遇罕见连续性暴雨,乐山大佛脚趾被淹
- 开学了!2020秋季开学须“三备”,中小学怎样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
- 疫情下全球体育未来展望,全州县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
- “禁野”后农村野猪泛滥成灾啥原因?祸害庄稼却不能杀,如何应对?
- 被病毒攻陷的小果庄村,是谁把疫情点燃?农村是防疫薄弱环节?
- 疫情之下的石家庄市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见闻
- 河北疫情重灾区:感染者超85%来自农村,2021疫情防控的乡村短板
- 南方不抗寒,寒冷天气致惠州农业受灾逾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
- 2021疫情多集中在农村,多数确诊是农民,农村如何阻断疫情?
- 广州冷了一周,最低气温-5.4℃,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受影响!
- 春节来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河南建议村民“一少二不三注意”
- 河北:20个村纳入中高风险区,村里的畜禽养殖产品怎么销售出去?
- 最新!农村返乡人员必须核酸检测,怎样算返乡?哪三类人?何时实施?
- 农业农村部:畅通农村物流配送渠道,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能力
- 农村碰到这种小红土堆,千万别碰!毒虫,对人和农作物危害性极大
- 河南多地再发暴雨红色预警,新乡降水超郑州纪录!
- 河南省农科院及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推进抗灾救灾专项行动
- 农业农村部:为河南安排救灾资金1.4亿元,组织灾后畜禽消毒防疫工作
- 山西推动托管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河南超千万亩农田遭受洪灾
- 河南暴雨灾害农险报案1.15万件,农业险为何帮不了河南受灾的粮食作物?
- 农业农村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部署技术防灾减灾工作
- 山西大雨:乌马河多处决堤致使8个村庄撤离,一铁路桥桥台被冲垮
- 农业农村部部署秋冬蔬菜稳产保供,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 农业农村部:口粮绝对有保障,不必抢购囤货,鼓励多买多吃猪肉
- 西安市疫情防控全面升级,明年底完成西安11个美丽村庄片区建设
- 疫情防控非常措施之下,西安开足马力破解“买菜难”
- 河南抗疫:农产品供销两旺,14天本土确诊720例,病例数已超天津和西安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校聚集性疫情暴发,党委书记被免职
- 14部门联合发文,为餐饮及旅游等服务业恢复发展提供帮扶政策
- 2022农村疫情防控:达州市编织“三张网”,开江县推行“五五制”
-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三部门印发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工作文件
- 湖北荆州:发布(强降雨)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 今夏持续28天高温少雨之下,各地农业部门开启抗旱模式
- 极端高温与干旱同时双袭,农作物生产影响大,多省抵御干旱烧烤
- 湖南召开农村新冠病毒防控工作会议,重庆向农村老人免费发放“健康包”
- 乡村短途游升温!乡村旅游发展不停歇,疫情防控不松懈!
- 泰州姜堰区村村设立新冠感染便民门诊,汨罗社区“共享药箱”解居民燃眉之急
- 浙江淳安打响野猪狩猎第一枪,四川甘孜推进冬季鼠害防控工作
- 天公不作美!9月启幕中国农民丰收节,8月农业生产蒙受巨害!
疫情下全球体育未来展望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以来,绝大部分体育项目因其户外性、团队性、聚集性(指体育赛事会聚拢大量体育迷和工作人员)、空间需要性(指大型体育比赛需要大的比赛空间)等特点,戛然而止。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如东京奥运会、欧洲杯足球赛、美洲杯足球赛,纷纷延后举办。另一方面,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发生改变甚至重塑,这将成为疫情带给我们的又一次机遇。从大众休闲体育的角度来看,人们显然开始重视体育锻炼,更加认为每天有规律地锻炼,或维持一定量的运动强度,将对个人保持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帮助。大众对体育的认知,可能从过往的休闲娱乐项目之一,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笔者试图通过数据的呈现和事件的支撑,浅谈疫情对体育产生的影响和背后原因,并对未来的体育运动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经济价值降低、影响力受损
谈到疫情对体育领域的影响,首当其冲便是其“造钱”能力。目前,成熟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条,形成完整闭环。世界上虽有90%以上的体育联盟为非商业联盟,但是因为疫情导致的正常运营难以开展,进而产生的损失不可计数。
疫情带给全球体育领域的另一个重大打击就是体育运动本身的吸引力下降。吸引力可以被划分为两个维度:线上的观感,线下的参与感。据统计,在全球所有体育球迷中,将近40%是通过参与这项运动本身给参与者本人带来了快感,从而吸引其持续关注该运动,另有近四分之一是通过观看该领域的知名体育明星的表演,从而喜欢并持续关注该运动。线上观感和线下参与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对该体育项目的持久黏性。
而目前,重大体育赛事受疫情影响被迫取消或终止,直接将线上的观赛体验降至为零。基础设施的停建,室内外体育场馆的封闭,也将大幅度冲击线下的参与感。据知名平台于2016年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体育观众群体的“忠诚度”,仅有14.5%为忠实观众,长期跟踪关注某项体育赛事的受众群体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二非“忠诚度”较高的体育受众群体,会更少甚至不再关注/参与体育项目;而“忠诚度”相对较高的青少年群体,也会更多地将时间投入到其他事项之中,从而形成体育运动本身受疫情的冲击而影响力下降的事实。
群众基础和高水平运动员的“二分性”
本文中所指的“二分性”,具体而言,是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群众基础将被进一步壮大,呈向好趋势;高水平运动员整体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呈向坏趋势,由此带来的“二分性”。前者较好理解,因为疫情影响,人们将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将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条件,选择适合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强自身身体免疫力。体育项目群体基础数,一般情况下很难发生较大改变(喜欢运动的人会长此以往地热爱,而不喜欢运动的人则不会因为周围群体的改变而改变);体育项目群体基础数的提高,往往是通过重大事件的促成。一个国家体育项目参与人数的多寡,与这个国家该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成就密不可分,而在我国,受疫情因素的影响,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群众基础的壮大,与高水平运动员整体数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将形成尤为特殊的“二分性”。
竞技体育将出现“黄金时期”
可以想见,在疫情过后,竞技体育各项目将快速走出低谷,大型赛事将恢复进行。所以,高水平运动员将大幅涌现,各类别体育项目都将出现一段发展的“黄金时期”。
受疫情影响,2020年重大比赛推迟举办,将形成未来3~5年内大型比赛密集举办的模式。以田径为例,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举行,2021年美国俄亥俄冈田径世锦赛推迟到2022年举行,目前来看,2023年匈牙利布达佩斯田径世锦赛和20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以及2025年田径世锦赛都将按时举行。这也就意味着,2021年—2025年这5年间,每年将拥有一次田径领域的世界级重大赛事。再看足球运动,2020年欧洲杯/美洲杯推迟到2021年举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023年联合会杯、2024年欧洲杯/美洲杯如约而至。2021年—2024年这4年间,每年将拥有一次足球领域的世界级重大赛事。其他运动亦然。或按照原计划进行(例如一年一度的乒乓球世界杯),或出现世界大赛“扎堆”举办的现象。由此可见,在运动员的巅峰期被无形缩短,高水平运动员巅峰期重合,各单项竞争加剧的同时,大型赛事在未来接二连三地举办,竞技体育或将出现又一个“黄金时期”。
从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来看,每10~15年会出现一次黄金周期。仍以世界第一大项,最体现运动员原始天赋的田径项目为例。田赛与径赛形成周期性交替刷新的规律,以每15~20年为一个周期,田赛的上一个黄金时期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按照上述的发展规律判断,人类有可能在这个10年周期内刷新田赛的世界纪录,而事实正在向笔者的判断方向靠拢。卡塔尔名将巴尔希姆已经可以在跳高领域跳出2.43米,与索托马约尔已尘封27年的世界纪录仅有2厘米的距离。杜普兰蒂斯已经在今年的国际田联巡回赛中以6.15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因疫情造成的世界级重大比赛的推迟举办,结合运动员自身运动寿命和巅峰期的自然规律,以及运动成绩周期性刷新的过往经验,我们有理由预测:竞技体育或将因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而加速“黄金时期”的到来。
重塑对体育的认知
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发生改变甚至重塑,或许将成为疫情带给我们的又一次机遇。从大众休闲体育的角度来看,人们显然开始重视体育锻炼,更加认为每天有规律地锻炼,或维持一定量的运动强度,将对个人保持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帮助。加之疫情结束之后各项体育赛事恢复正常举办,人们或能在第二次“全民健身,万众体育”的基础上,重拾一定的对体育的线上观感和线下参与感,大众对体育的认知,可能从过往的休闲娱乐项目之一,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体育本身的特性,将会进一步促成新的认知。实践数据表明:一周跑步5次,每次跑步时长在15分钟以上的人,大脑中分泌的多巴胺(带来兴奋的感觉)比不运动的人多出50%~70%,有助于保持欢乐,调节负面情绪,提高生活的愉悦度。体育锻炼或有可能与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等共同成为人们保持work-life balance(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催化剂”。
从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在一定程度上破除竞技体育唯“成王败寇”论的错误认知。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竞技体育终究要分出胜败和强弱高下,然而,有些依靠主观判断打分的项目,如体操、艺术体操、武术、花样滑冰等,虽然高水平运动员呈现出的比赛内容和比赛质量都远较于一般运动员出色,但是倘若两位旗鼓相当的运动员各有千秋、平分秋色,那么在毫厘之间的胜负就更多地依靠裁判的裁决。这也就让观感类的体育比赛被划分为“艺术派”和“难度派”,艺术派着力于流畅的表现手法和舒展的技术动作,力求呈现给观众运动本身的美感。“难度派”着力于在短时间内输出尽可能多的高难度动作,虽然比赛内容可能被切割得相对零碎,但是依据现有规则,可以拿到更高的分数。
公平、公正,从不应该只出现在赛场之上,世人的评价同样更加客观而真实。这是我们重塑对体育的认知关键的一步。
构建体育运动技能等级标准
目前,我国国民对体育的认知尚存在一定偏差。如大多数父母不愿意送孩子从事体育专业,体育运动员在社会上的受尊重程度不足,运动员一旦在比赛中没能取得好成绩,就会面临的重大舆论压力等等。说到底,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优秀运动员的定义标准不同,换言之,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看待眼光褒贬不一,对何为高水平运动标准的看法天差地别。
笔者在2015年对大中小学生收集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道问题:普通人正常情况下100米大概跑多少秒?结果显示尚有近10%的学生回答不到6秒。常识性的体育问题,询问学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尚有小部分人回答错误。由此可想而知我国国民对体育运动标准了解之浅薄,因此,构建一套体育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势在必行。此举将全方位地统一不同年龄段,从事不同项目,取得不同成绩,以及随之划分的不同等级。例如:中学一年级男子50米跑,北京地区的优秀标准为7.8秒,到了天津则为8.0秒,到了其他地方可能又有不同。倘若统一为一套标准,那么学生本人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在某项目上可以达到的水平,达到不仅自身心中有数,而且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体育项目进行深修,挖掘潜力,各尽所长。
中国体育近20年以来的集中矛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每年的体育专项投入并不少,产出(结果)却在原地踏步?二是自1987年就在推广“体教结合”,为何时至今日硕果寥寥无几,“体教分离”仍然是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常态?原因在于忽视了青少年人才培养梯队的打造。
体育技能等级标准的构建,有助于挖掘体育人才的潜力价值;而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梯队的搭建,不仅可以大量向国家输入优秀体育人才,成才量和成才率随之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体育人才系统地、完整地接受专业体育训练。父母不愿意让孩子从事体育项目,不知道孩子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可以在体育道路上走多远,是最为根本的内在因素。而人才培养梯队的搭建,有助于甄别优秀体育人才,并明晰如下几方面:孩子本人是否适合从事体育项目?接受了怎样的训练?可以达到怎样的水平?今后在社会上除了体育外还能干什么?谋求其他出路。唯有此举,才能让“体教结合”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或笑谈。
因为疫情,全球体育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疫情过后,全球体育亦将在逐步恢复中,迎来数年难遇之大变局。人们或许借疫情因素,拥有了难得的思考机会和重新的感悟。在未来,我们有理由憧憬竞技体育“黄金时期”的到来和人们对体育领域的重新认知。反观中国,每一个体育人所能做到的,是为中国从“体育大国”变为“体育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广西全州县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
新华社南宁9月16日电(记者何程)在田间地头,他们挑着担子身手矫健;来到体育赛场,他们扛着谷袋健步如飞。16日,在广西全州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上,一场农味十足的扛谷闯关比赛精彩上演。
虽然赛道长度只有60米,但肩上的3袋稻谷和路上的两道障碍还是让来自黑龙江的选手庞传国有些压力。当比赛开始的哨声响起,他和身边的对手一起向前冲去。肩上的稻谷每袋重20斤,3个谷袋叠在一起不是很“听话”,有的往前滑,有的向后倒,在经过独木桥时,庞传国没有保持好平衡,一个趔趄,人和谷袋一起滑落在地。好在独木桥不高,庞传国迅速扛起谷袋重回赛道。
顺利跨过前方的障碍墙后,庞传国来到终点前的一段白线,他需要在这里将谷袋抛到前方4米远处的指定方格。庞传国瞄准方格,铆足力气往前抛,成功将3个谷袋抛进方格。
“这几天训练得挺好,但比赛时还是有些紧张,出现了失误。”庞传国说。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他心情不错。“家里农作物丰收时,肩上扛得越多越开心,在这场比赛里也有这样的感觉。”
现场裁判郑云水介绍,男女选手在这个比赛中肩扛谷袋的数量不同,男选手肩扛3个谷袋,女选手肩扛2个谷袋。选手们需要依次通过长5米、宽0.2米的独木桥和高0.8米的障碍墙,最后才到达抛谷区域,用时少者获胜。
来自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选手李凤花说,她家里种有不少沃柑,每年采摘时她都会把沃柑从果园挑到路边。“肩挑或肩扛的运动在我们平时的农业生产中经常出现,我觉得今天的比赛很贴近生活。”李凤花说。
本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等单位主办,设置有扛谷闯关、8人“8”字跳绳、足球射门接力、趣味拔河等比赛项目,共有来自广西、山西、黑龙江、河南等地的15支代表队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