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粮食安全不可谓是一个热议话题,今年全球受疫情跟各地的天灾影响,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先是联合国发出警告:全世界正在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紧接着又是高层讲话,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全国上下不仅在积极的开展节俭省粮的运动。
就连在资本市场,A股的农业粮食股也比往年坚挺的多,很多农业股今年以来几乎都是翻倍的走势,涨势喜人。正因如此,粮食问题在逻辑、热点、股价引发了三维共振,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这里边的投资机会,我有一个很强烈的预感,这次的粮食危机不一般,大有复制去年猪肉股走势的趋势。所以我们今天分别通过全球四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系统研究,来把握梳理下A股里农业股的投资机会。
接下来在聊4大主粮的具体情况时,大家先要学习了解一个概念:库消比。即库存跟消费的比例。一般来说这个比例越高越好,代表着粮食每年度的库存跟粮食每年度的消费,如果这个比例过低就会产生粮食危机。
稻谷:供需自给自足,我国粮食安全并无大忧。
稻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稻谷可以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从各大洲的分布看,稻谷生产相对集中,主要在亚洲,产量占比超过70%。
19年数据全球的稻谷产量高达7.13亿吨,总需求7.03亿吨,一直稳健增长。全球稻谷库消比达到37%,也是近年来的新高。
但库存虽为历史高点,供需却不平衡,全球产量逐年上涨,超过70%产量出自亚洲,且全球库存的 67.3%在中国。供需格局方面,出口国相对集中,进口国相对分散,疫情造成运输不畅,各国贸易隔断有可能加大进口国粮食安全风险。
稻谷在中国是第一大主粮,种植面积第二大。2019年数据,我国稻谷总产量达2.1亿吨,总消费2.04亿吨,库消比86.4%。进出口只占总产销量的1.6%,主要以调剂食品口味为主,国际贸易关联度不大。库消比连续八年增长,总体上我国的稻谷供给能满足自给自足。
小麦:连年大丰收,库消比长期维持高位,但要考虑过量供给造成的潜在紧缩问题。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据机构资料,世界上约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小麦按播种季节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世界小麦生产主要在亚洲,面积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其次是欧洲,占25%,美洲占1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 5%左右。
2019数据:全球小麦总产量达到7.64亿吨,消费量达到7.54亿吨,全球库消比为38.04%。
但这其中中国的库消比是占据了大头,如果抛开中国的库消比,全球的库消比就会下降到22.15%,供需就相对紧张。
且全球小麦生产集中,消费分散,出口国相对集中,进口国相对分散。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南美和部分欧洲国家也有一些进口。考虑到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利因素,世界各地产需不平衡可能加剧,可能会在亚非拉地区造成一定的小麦危机。
2019年全国小麦总产量达到1.33亿吨,消费量大约为1.3亿吨。进口占比3%。主要用于食用,库消比高达115.8%。就粮食安全来说,我国小麦已经充分实现自给自足,近年来生产量都大于消费量,国内小麦库存高企。
虽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讲,高库存是好事。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不一定是好事,供给增加而需求不振造成的高库存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价格。今年的夏粮收购中,我们的小麦相比去年产量明明是增加的,但收购的数量却相比去年下降,这就是因为连年的高库存造就了小麦价格的不断降低,生产者已经意识到了成本收益的不合理,所以拒绝以低廉的价格出售,而今年拒绝以低廉价格出售的这部分小麦就会囤积,囤积的后果就是明年不会增加新的小麦供给,长此以往小麦的供给越来越少,直到出现供应危机将小麦的价格再打上去。所以我们在小麦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是要防范供需的自我调节,猪周期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玉米:全球库存下降,需求上升,价格上行压力大
在全球三大谷物中,玉米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以玉米为主要粮食,特别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墨西哥玉米卷。
玉米的消费主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饲用、工业加工及种用。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多种。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饲用玉米消费约占玉米消费总量的60%。
2019年数据,全球玉米产量达到11.09亿吨,消费11.28亿吨,库消比为26.19%。这些年由于技术的进步,以玉米为原材料的产物越来越多,例如生物燃料乙醇,所以这些年全球玉米的消费是略大于供给的,供需关系也比较紧张。
全球玉米主产区主要有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31.3%)、中国(23.5%)、巴西(9.1%)、欧盟(5.8%)、阿根廷(4.5%)、乌克兰(3.2%)。
全球玉米生产、消费较为集中,出口国相对集中,进口国相对分散。玉米出口国一般来自美洲,二玉米进口国一般,来自欧洲跟亚洲。
2017-2019年全球玉米生产量小于消费量,全球玉米库存处于消耗阶段。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利因素,容易加剧世界各地产需的不平衡。
2019年数据:我国玉米总产量达到2.61亿吨,消费量为2.79亿吨,我国呈现供需紧平衡的格局。玉米消费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和工业加工消费,二者占比达90%以上。
2019年,我国从玉米出口国正式变为玉米进口国。目前来看,我国的玉米期末库存逐年下降,国内玉米供给偏紧,年初至今国内玉米期货已上涨20%,叠加草地贪夜蛾疫情影响,以及疫情期间深加工酒精的需求回暖,更重要的是去年猪周期后有大量的小猪仔补栏,随着这些小猪仔的长大,饭量也在逐步的增大,而玉米真是它的主要食物,所以后期玉米价格上行概率较大。
大豆:产消不均衡,中国农业发展的绝对命脉
大豆原产中国,却因转基因技术而成名于美洲。2019年数据:全球大豆产量3.42亿吨,全球大豆消费量3.50亿吨,其中中国消费量超过1亿吨,全球大豆库消比为29.3%,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而美洲国家大豆库存占全球大豆库存70%,影响巨大。4-10月是南半球秋冬季节,又是南半球大豆的出口季节,新冠疫情对大豆贸易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国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目前国内不允许转基因大豆的种植。亩产角度,非转基因大豆亩产明显不如转基因大豆,我国大豆亩产仅为美国大豆亩产56%左右。
2019数据,我国大豆产量1810万吨,而需求量超一亿吨,供需缺口巨大,库消比仅为20%。是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我国转基因大豆的缺口及市场前景有多大。我国大豆消费的80%用途用于豆粕(饲料),20%用于榨油。因为缺口巨大,我国的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对美洲国家的进口大豆依赖度高达90%,若大豆出口大国(如美国、巴西)的疫情出现持续恶化的态势并停止大豆出口,我国大豆陷入短缺情况的可能性增加,我国饲用粮形势较为严峻。
聊完这四大主粮的供需情况,相信大家对全球及我国的粮食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虽然我国主粮供应基本无忧,但在饲料用粮上缺口还是很大的。而且主粮例如小麦库存高也不一定是好事,小麦价格从06年开始14年没涨过了,谷贱伤农,这个问题值得引发重视。
所以我们坚决制止浪费,珍惜粮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最高层关于粮食安全的讲话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主要内容精华成以下三点:
1.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推广。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化肥农药产品升级和效率提升,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和精细化作业管理等。
(这里边涉及的都是农业里的重点,生物育种主要涉及到就是转基因这块。农业发达国家在种子研究应用领域往往有先发优势,种子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农作物单位产量的核心因素,其次就是化肥农药方面的,近年来不管是非洲蝗灾还是本地的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的危害一直很大,尤其是玉米、棉花系列。再叠加今年的疫情,印度这边受灾病例已经超过250万例,而印度正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原料生产国,肯定会对农药的供需关系造成影响,这一方面的投资机会也是需要留意的。)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农垦的基础作用。 (这一条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我们国家数千年的历史其实一直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而小农经济重要的一个缺点就是单位效率很低,例如美国的农民很少,但是采用集约化的规模生产,单位效率很高,总产量也很高,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农业种植生产效率很低。但是目前在A股里也有类似农场的集中规模化农业生产的上市公司,这一方面能否给我国的农业规模化发展做一个表率的作用,其实还是很期待的,可以重点留意)
3.提升农业生产基础。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田生产能力。(这一条没有什么可解读的,是以上两条措施的综合体,说到底还是要提升单位农田的产出效率)
说了这么多,对应在A股的投资机会里,主要从种子、农垦、化肥这三个角度去寻找。
例如大北农,这家公司是国内领先转基因育种企业,而且副业还养猪收入利润有保证,估值优势明显。
例如化肥产业的新洋丰:我国化肥污染浪费严重,急需复合肥增加化肥的利用效率。且近几年环保政策要求,大量的中小化肥厂关门倒闭,利好该行业的集中度向头部企业。粮食价格的企稳或回升也会带来化肥销量的提升。
例如农垦行业的苏垦农发:农垦是我国国有农业生产主体,因为其机械化现代化作业能力强,农业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粮食涨价的背景下将凸显农垦企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