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是人生存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但是同时我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对我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我国已经从原来的粮食出口国变成了如今的粮食进口国家,为何我国的农业发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又该如何发展呢?
如今在农村中的人多半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而年纪稍微年轻一点的人都选择出去打工,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种地赚钱没有打工多,而且打工还可以交五险一金,晚年生活也有保障。正是因为在农村种地赚不到钱,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这样才能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而很多农民已经不将种地当做是主业了,而是将其当做副业,因为粮食的价格比较低,所以想要依靠种地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开销变得越来越困难,种粮食一亩地的利润也就才400-500元。如果在遇上自然灾害,那么收成将会变得更差,还会出现倒贴的现象,所以很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将种地当做副业来做。
粮食即使涨价,价格也不会很高,所以这根本就无法调动农民们种地的积极性。很多农民种粮食不再是为了卖钱,而是将粮食囤在家中留着家人自己吃,反正也买不了多少钱。因为种粮食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们只会种够自己家人吃的粮食就行了,也不指望通过卖粮食赚钱了,所以今后或许吃不到农民种的“粮食”了。
因为中国的农业比较分散,所以中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投入比较少,因为农田水利没有进行有效维护,这也让农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在中国拥有机械化大农业的要数黑龙江三角平原和新疆部分地区了,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小农经济,甚至连一块实施大农机作业的土地都没有。
因为耕田比较分散,到处都是道路,住宅,电线杆等等,分田到户使得农田水利以及其他基础建设受到的限制。因为种田的农民会存在意见不合,有些人想要建设,有些人不愿意建设,有些人愿意出钱,有些人不愿意拿钱,意见达不到统一,所以农田的水利项目很难实施,农业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种田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这样的风险通常难以自救,因为农业一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其自救能力几乎为零,比如说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农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种的庄稼被破坏,自己根本就无法挽救。而受到灾害,自然也就意味着赔本了,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将地撂荒。
即使没有遇到自然灾害,一直风调雨顺,那么还需要通过精打细算,最后才能实现一点点的盈利。而遇到自然灾害之后,即使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是最终依旧是赔本。如果很小的灾害农民可以适当自己抢救,如果遇到大一点的灾害,根本就没法救,因为使用大量的人力去救,所产生的费用成本将远远超出了粮食卖掉所创造的营收,所以救灾不划算。
其实早些年我国的还是粮食出口国,可是到了2003年的时候,我国的粮食就不再出口了,因为当时粮食刚好可以自给自足。而到了2009年的时候,我国粮食消费4.97亿吨,而生产粮食仅为4.84亿吨,此时的粮食消费缺口已经达到了1300万吨,而到了2012年的时候,我国的粮食进口就达到了7000多万吨,目前我国的粮食进口已经成为常态。
农业该如何发展?
因为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目前只能实行小农经济,想要引进机械化种田还不太现实,因为种田的散户多,农田又比较分散,所以想要发展农业还是需要依靠农民。很多农民年纪已经越来越大,所以应该引导“农二代”,让他们积极回到农村扛起种田的重任。
所以当这些“农二代”回到家乡的时候,应该积极培养他们,使他们有能力成为新的接班人,这样未来的农业才能得到发展。不过新的接班人能否出现,主要还是取决于种地的效益问题,如果种地比打工还要赚钱,那么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放弃打工,而回到农村种地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