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营地与研学基地有什么差别?附申报渠道及申报流程

本文隶属:03.亲子农业开发专题(第104/182篇)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研学营地与研学基地有什么差别?附申报渠道及申报流程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出台,研学旅行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研学热潮,无论是大型旅行社还是教育机构,纷纷打着“研学”的旗号。

但是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听听讲解、看看景点那也只是旅游;如果组织学生到各地仅限于参观、浏览、拓展,那也只算是游学。

真正的研学基地,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具备有创新性课程——研学旅行就是要学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做教室里做不到的学问。

研学营地与研学基地有什么差别?

在规划建及申报研学基地(营地)之前,你需要了解一下研学营地与基地的区别。

研学营地:

房建、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卫生良好,能够满足正常安全运行,有一定活动场所,能够至少同时接待1000名以上学生集中食宿。

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备,能够落实专门机构负责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日常运转经费来源相对稳定。

有从事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专业队伍,能够设计规划不同主题、不同学段、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研学实践课程和线路,能够组织中小学生集体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学营地与研学基地有什么差别?附申报渠道及申报流程

研学基地:

各地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科技馆、博物馆、生态保护区、自然景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单位。

具备承接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能力,能够结合资源单位特点,设计开发适合不同学段学生、与学校教育内容相衔接的课程;学习目标明确、资源特色鲜明、富有教育功能;有适合中小学生需要的专业讲解人员及课程资源介绍;资源单位运行良好,交通便利。

当然,研学营地与基地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例如:(1)营地可以招待学生吃饭和住宿,但基地却不行;(2)营地可以开展1000名以上学生的研学活动,而基地则需要根据基实际规模安排开展研学活动的学生人数。

研学营地高接待人数,学生可在营地吃饭住宿决定了营地的高盈利能力。

研学营地与研学基地有什么差别?附申报渠道及申报流程

研学营地与研学基地的申报渠道及申报流程

申报渠道(受理部门):场所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思政处)

研学基地营地申报流程:

第一步:区县(市)教育局推荐
向所辖区县(市)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

第二步:市教育局初审
市教育局对区县(市)教育局推选的各申报单位的资料进行初审,确定进入目录管理考查名单。

第三步:联合考查评估
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市旅游局等部门,对初选入围的营地进行实地考查评估,主要考核营地的资质证照、制度建设、场馆设备、指导老师团队、课程体系等内容。

第四步:专家评选审定
专家组对申报材料、机构负责人陈述情况、营地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第五步:认定结果公示
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市旅游局等根据专家组意见确定营地目录公示名单,无异议后最终确定进入营地目录。

举例:以2020年福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为例。

申报程序

(1)申报场所自评。申报单位对照《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试行)》进行自评,将《自评报告》《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表》,以及相关材料报送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审核。

(2)场所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初审。县(市、区)教育局对辖区申报场所材料进行审验,并将初审意见和参评材料报送设区市教育局。

(3)设区市教育局审核。设区市教育局根据各县(市、区)教育局初审结果和报送材料,组织专家开展核验,并将审核意见及参评材料报送我厅思政处。

(4)省教育厅评审。我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实地核验,对达到省级建设与服务标准的申报单位予以认定公布并授牌。

报送材料

(1)《自评报告》要求对照《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试行)》逐项逐条展开自评,重点突出申报单位研学实践活动课程、线路、工作机制、教学实践组织以及场所建设情况。报告简明扼要,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

(2)《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表》。

(3)反映场所整体建设情况的相关资料。

(4)各设区市申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汇总表(由设区市教育局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