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电商的新增长点是什么?
近日,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决定设立农村电商公开课,主要内容包括对国家农村电商发展政策的解读、各地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经验做法、电商创业与经营的实操技能和方法等,课程适用对象既包括政府机关里负责农村电商工作的人员,也包括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合作社、乡村服务站点、有关企业等工作人员,还包括农村电商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农村电商创业人员等。
去京东下单一部智能手机、逛天猫购买几件时尚服装、上拼多多挑选各地新鲜水果……随着互联网及物流业迅速发展,网络消费加快增长,防疫期间,人们的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重塑”,更多消费场景由线下转至线上,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点。
特色商品尤其是农产品成为“香饽饽”,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湖北的小龙虾、陕西的“柞水木耳”、内蒙古的牛肉干、云南的菌菇……防疫期间,人们居家时间较多,从各大电商平台选购特色农产品的订单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普通农民、流量明星乃至一些政府官员积极走进直播间为家乡特产及文旅产品代言,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畅通了信息和渠道,对于自己心仪的美食好物,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买买买”。
除了实体商品,线上课程等产品变得更受欢迎,服务类消费也实现快速增长。医美、口腔、体检等健康消费成为新热点。京东大数据显示,年中促销期间,京东健康在线问诊量同比增长325%,医疗器械健康监测品类成交额也远超去年同期。以线上社交为基础的线上产品和服务将越来越受人们追捧,当下火热的直播带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新产品的社交功能将成为重要卖点。
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显示出旺盛的消费需求,且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近来,不少电商平台反映,智能家电、厨卫电器、家装家纺等商品在下沉市场的销量上涨迅猛,大量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在拼多多首次购置了扫地机器人、面包机、投影仪等商品。究其原因,是过去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而近年来已呈现不断缩小之势,此外,随着国内电商的不断发展,更直接触及包括三线以下城市以及乡镇的下沉市场,手头宽裕起来的小城镇居民的网购订单自然多起来。
防疫期间,消费中出现的类似增长点还有很多,但这并不是完全因为疫情而产生,而是疫情的影响更加凸显了线上消费的重要性。随着企业复商复市步伐加快,居民生活秩序明显恢复,相信下半年消费会出现更多积极变化,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会进一步发挥。
发展农产品电商需要注意哪些?
近年来,农产品电商成功的故事很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商作用更加凸显,例如有这样题目的报道:电商为滞销农产品插上翅膀。但也可以看到专家报告,说了农产品电商一大堆问题,并且列出了2019年农产品电商关闭一览表。
农产品电商,成有成的规律,败有败的道理。成败之别,就在于这些规律和道理。在本质上,农产品电商无非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销售农产品。同传统的销售方式比较,农产品电商有更多的便利和可能,但也并不能超越农产品营销的基本规律。
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农产品电商最有用的功能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有的还有视频。对于生产者来说,传播产品信息,就是寻找消费市场。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或者产地偏僻,不是没有市场需要,而是消费者不知道。央视节目曾经报道过一个案例:一个饲养天鹅的农户,在上海转了两个星期,到处找餐馆,也没有卖出去几只,后来,通过微信圈,几天就卖出了几千只……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农产品电商的有用之处,除了更容易地获取产品信息之外,还有两个好处:一是便利,动几下手指,产品就可以送到家。对于上班族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白领,非常需要这种便利,哪怕是支付的价格更高一些。二是可追溯,尤其是通过网络与生产者直接对接,对质量和安全性,更可放心一些。哪怕是第一次购买,也可以看到别人的点评,有所参照。
不过,尽管农产品电商有这些优势,但也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能插上电商的翅膀。关键看产品,对于一些农产品来说,电商是翅膀,有大帮助;对于另一些产品来说,电商这双翅膀,用处并不大。
农产品的品类众多,如何判断哪些产品适合于发展电商,哪些不适合呢?其间的影响因素可能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就是一条:可运输性。即凡是可运输性强的农产品,都适合于利用电商平台,否则,就不适合。
农产品的可运输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运输成本,二是运输质量损失。这两点影响到产品消费价格和质量。而价格和质量,最终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运输成本很重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运输方式,通常与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同。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通常是F2F(Farm toFamily农场到家庭),点对点,小包装+快递。而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是集散式的,从农民那里收购,集成批量,运到消费地,分销给零售商,最后卖给广大消费者。电商的运输成本(含包装和快递等)的高低,重要的不是绝对值,而是同传统方式比较,高不高,高多少。如果电商平台运输成本明显更高,就没有竞争优势。
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质量有降低的风险,包括物理性损伤和生物化学性降质。运输工具类别、运输时间长短、保鲜措施等,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变化:轻则降级降价,重则腐坏变质,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如果所得非所购,消费者就会不满意。而淘宝等电商平台有明确规定,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等不能退货。因此,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变异问题,经常是农产品电商的关键命门所在。
就运输过程中的变异性而言,不同农产品有显著不同。粗略地说,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如酒类、酱油、醋、肉食加工品、速食食品等,耐储存性强,不需要冷链,运输中不会有质量变异,品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好,因此,是适于电商交易的。农产品初加工产品(农产品内在成分不改变)中,不需要冷藏的,如大米、面粉、油等,可运输性也较好,类似于深加工产品。
比较复杂的,是初级农产品。农产品电商的陷阱,大都是在这里。初级农产品,例如水果、蔬菜、鱼虾蟹等,可运输性总体较差,运输的成本较高,无论是按照重量计算还是按照价值计算;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高,水产还需要全程冷链,包装装卸都更复杂;并且更容易受损,包括物理损伤和生物化学损伤;货架期很短,通常以天计,等等。如果是F2F方式,则运输费用较高,只有那些很稀缺、替代性低而又很受欢迎的产品,才可能以高价盈利,例如某些高档水果和水产品。而像西瓜、叶菜这样的普通产品,就难以利用网络进行大众化销售。
另一类农产品电商,不是F2F类型的,而是专门的电商企业。其特点是消费者线上预定支付,商家同城线下配送。生鲜产品,是消费者日常购买最多的商品,尤其是蔬菜水果,通常两三天就要购买一次。因此,很多电商投资者,都很看好生鲜食品的电商经营。可惜,前述破产关闭的电商,大都是这一类的。这类电商最大的问题,是同紧邻消费者的实体生鲜店比较,并没有成本-价格优势,也难以像实体生鲜小店那样,建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消费者的购买容量大体固定,新出现的电商想要实现盈利生存,需要从现存的实体店中夺走大量的消费者,而这,是很难的,因为现存的实体店,通常都是大浪淘沙,经过了激烈的同行竞争,所留存下来的强者。电商产品品种有限,价格又高,唯一优势,就是送货上门。愿意花高价享受便利的消费者,毕竟是很少数。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还是宁愿走几步路,到附近的生鲜小店去,买到品类、价格和质量都称心如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