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审议通过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本文隶属:01.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第56/90篇)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29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把产业振兴摆上突出位置,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主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国家将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振兴战略新支点”的建议,在其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036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就大力扶持田园综合体项目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在答复中强调了:

(1)中央财政已安排72.7亿元,支持552个乡镇和62个县(市)乡土特色产业的发展。

(2)对乡村旅游和经营主体融合也做了阐述。

农业农村部:整合资金和项目,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完善田园综合体项目基础环境

2020年国家将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关于做强特色产业,拓展产业价值链

《答复》称,近年来,我部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做精特色产业。

(一)发展乡土特色产业。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我部正在编制《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进一步明确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产品、区域布局、保障措施,引导更多资源、技术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品牌的乡村特色产业基地或产业集群。要求各地以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历史文化为基础,制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做精乡村特色产业。二是加强项目示范。从2018年起,我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和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中央财政安排72.7亿元,支持552个乡镇和62个县(市)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开展宣传推介。开展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遴选推介工作,通过编发名录、展会宣传等方式,创响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乡村产业“金字招牌”,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我部印发《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农加发〔2018〕3号),明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态、设施、服务、文化、管理升级五项任务。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文旅资源发〔2018〕98号)、《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发改综合〔2018〕1465号),提出从突出乡村旅游文化特色、丰富乡村旅游产业类型等方面,引导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示范带动。我部先后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388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10个。

(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近年来,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推进要素跨界配置、产业跨界重组、主体跨界联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培育融合主体。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引导各地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人才。目前,全国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43家,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17万家,家庭农场60万个。二是搭建融合载体。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2个、农业产业强镇552个,创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200个、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形成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销售有机衔接的格局。三是丰富融合业态。引导经营主体聚焦农业两头、生产两端,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推动“农业 ”多业态发展,培育蟹稻共生、渔稻共生、中央厨房、乡村休闲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四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合作模式,形成龙头企业牵头、新型经营主体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条增值收益。

2020年国家将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关于坚持市场主导,创新运行管理机制

(一)健全治理机制。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2017〕29号)、《关于做好2017年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办农〔2017〕71号),引导和鼓励地方积极建设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平台,因地制宜选择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建立运行顺畅的建设管理机制,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二)发展产业链金融。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38号),研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色贷款产品,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农户信用保证保险贷款等银保合作产品。中国农业银行建成六大产品线,推出金穗农担贷等18项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产品。中国银行推出了以林权、棉花等作为质押品的系列贷款产品。

(三)提供个性服务。银保监会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企业,农产品交易平台系统对接,探索全流程在线操作的网络融资服务,实现移动办贷、线上审批,提升服务效率。

关于整合资金和项目,完善田园综合体项目基础环境

(一)完善政策措施。财政部按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积极完善扶持政策,把相关资金切块到省,由地方政府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自行研究试点资金和项目管理具体政策。明确田园综合体“六大支撑体系”建设具体内容,允许各地采取资金整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支持各地将现有的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等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2020年国家将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和旅游部通过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文化和旅游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

(三)加强宣传推介。我部根据不同时节和景点特色,开展以“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为主题的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推介活动,向社会宣传推介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同时通过网站专栏、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社会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拉动市场消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关于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走协同发展道路

(一)培养基层科技人才。一是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国科协联合我部整合科协系统、农业农村系统力量,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抓手,带动各级科协联动开展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科技辅导员、农村妇女等重要群体的科学素质培训,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乡村科技人才。二是搭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我部集聚优势资源,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形成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主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多元力量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推广体系。三是建立长期稳定试验示范基地。我部在全国建设7000多个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加快优质绿色高效技术进村入户,满足农民对农业技术可视化、多样化、综合化、现场化的要求。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我部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引导构建党委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公益性培训机构为主体、市场力量和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的教育培训体系。截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70.9亿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国新型职业农民突破1600万人。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享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

(三)培养专业人才。2018年,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5号),引导涉农高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信息等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针对“互联网 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培养一批引领农林业创新发展、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加快推进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四)强化智力支持。2018年,教育部制定《实施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技〔2018〕15号),支持高校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建设高端智库、开展乡村调查、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生态建设、农耕文明、乡村基层结构与社会治理、社会福祉与村庄民生等理论与政策研究。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已经成立乡村振兴相关研究机构百余个,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联盟、乡村振兴战略论坛等平台,加强政、校、企间沟通,为各级政府乡村振兴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撑。

下一步,我部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继续加强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战略新支点的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田园综合体等产业聚集区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