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市场很乱!家长怎样给孩子选择研学出行?

本文隶属:02.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第93/281篇)

开学伊始,一两个月没有聚到一起的学生,包括同事,都会问上一句“你都去哪里玩了呀”,“去哪里”俨然成了比学习、工作还重要的热门话题。

现在,一到假期,只要打开朋友圈,你就会感觉,你的朋友在带着你环游世界,世界各地的风景、美食、历史等尽收朋友圈。

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再到山区,从国内景点,再到国外研学,都变得火爆起来。

据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研学市场的主力军是中小学生,他们的父母大多是40岁上下的青壮年人群,接受过“应试教育”洗礼,相比老一辈人群,他们更乐于创造条件让孩子脱离刻板的教育模式,渴望让孩子接受新式教育,从小养成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一份全国性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中小学生中,49% 的被访者表示曾参加过各类的研学营,北京、上海、广州占比最多。

问题是,孩子参加了研学,真的是“行万里路,犹如读万卷书”吗?很多家长说,孩子出去玩了,回来后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变化,研学是不是一个“坑”呢?这不得不提一下,目前研学当中的三个“坑”。

研学市场很乱!家长怎样给孩子选择研学

研学的三个“坑”

一是旅游“坑”。

董老师,下周给娃请个假。请这么长?去做什么?
学校组织全校同学集体研学旅行。几百人一起去?

是啊,哎,没有办法。

这是我和一位请假的家长之间的对话。家长的叹息中,可以感受得到,对于这种大团队出行、粗放式的研学旅行,家长是缺乏好感的。真正的研学旅行,并不简单,需要精心策划与组织。去某一个地方,没有前期的知识铺垫,孩子们是难以较快地进入研学旅行的状态的,最后可能会演变成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了,看看风景,听听故事,买买纪念品,就打道回府。

见过很多国外研学的介绍,动辄两个星期,长则一两个月,上面的行程看起来丰富无比,什么口语训练、素质拓展、学子联谊、文化探究,无不包含,可是细看却发现,研学的地点横跨几个国家或者几个城市。

这样的研学,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旅行,一站接一站地看景点、购物。此外,很多研学营的领队大部分是导游出身,缺乏基础的教师技能,在流程上基本也是照搬旅行社路线和内容,很难保证孩子的“研学”效果,最后一定是让研学变成了旅游。

二是上课“坑”。

董老师,我以后再也不去参加研学营了。为什么?我以为是去玩的,结果去了后发现天天上课。

这是我和一位参加国学文化研学营的学生的对话。家长的本意是好的,给孩子报这个研学营,就是让孩子们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走进传统的历史和文化里,去接触更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文化,还有素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等,却不想,传统的文化没有得到继承,倒是让孩子对研学产生了抗拒心理。

国内很多研学营都喜欢这样策划:打着安全第一的幌子,把本来应该带着孩子们去体验与感受的户外行程,改成室内的课堂,这样避免了大规模的团队流动性,也节约了一笔门票、车费等开支,安全与利润轻轻松松就兼顾到了。殊不知,这样的安排却打破了孩子们对研学的期望与向往。

研学的目的在于,把课堂搬出学校,通过游览、交际,认识自然和社会,在阅读和阅览风土人情中提升认知,游中有学,行中有思,最终让孩子成为研学中最大的收获者。而本末倒置的策划,把研学变成上课,既违背了研学的本意,又不符合孩子的成长需求,是一个巨大的“坑”。

三是团队“坑”。

教育产品和其他产品有着不同的属性与特点,教育产品以孩子的成长、快乐为主要目的,所以大部分的研学营都具备这样的属性,很多家长尤其是喜欢研学营中对于孩子成长提升的效果。一位学生家长曾这样说:

“为什么给孩子报研学营呢,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希望孩子出去多锻炼一下。我们家孩子吃苦、耐挫的能力差,在研学中多让他吃苦受挫,让他知道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多让他参加些训练,增强独立意识,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吃苦耐劳、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

不可否认,很多研学营带着孩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给予了孩子很多成长。但是,也有部分研学营搬用大量成长的概念,比如“在团队中成长”“集体生活增加责任感”等,却无法将这些概念落实到研学的日程安排中去,最后桥归桥路归路,孩子的成长无法得到保障。

研学市场很乱!家长怎样给孩子选择研学

研学选择三原则

虽然研学存在着很大的“坑”,可是很多家长还是愿意往里面去跳。

一是因为研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刚需”,大家都去了,自己家孩子不去可不行。二是家长无法拒绝学校及孩子,老师热情地推荐,孩子兴致勃勃地期待,不去吧,下次碰到老师会尴尬,孩子也会伤心。试想,班上一半孩子都去了,自己家孩子不去,下学期可能都无法参与到班级的话题讨论了。

既然无法避免“研学潮”,那么,作为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研学活动的时候,该怎么选择呢?

一是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研学活动。

董老师,你猜猜我暑假去了哪里?你是不是去做小科学家了呀?

董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呢?我猜的呀!

其实,我不是猜的,我是推测的。这个孩子平时就喜欢给我讲些科学方面的事情,每次实验课他的表现也是最突出的。当他激动地问我暑假的去向时,我就可以想到,一定是家长满足了他小小的愿望。

是的,我做了小科学家。我参加了这次的自然科学之旅研学营,在科学家的带领下徒步穿越山里的热带雨林。是不是收获多多呀?

当然收获满满了。我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还完成了沿途标记、关注危险、照顾身边的小伙伴等任务,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的力量,我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看,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不感兴趣,就会事倍功半。作为家长,我们的目光不应该放在这个研学营值不值或者是不是货真价实的,而是应该思考这个研学营与孩子的年龄特征是不是一致的,我们不要忘记了,孩子才是研学营的主体。在选择研学营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接受力,理智决定与选择研学营。

一般来说,12 岁之前处于依恋期的儿童,适宜参加一些亲子类或自然体验类项目,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 12 岁至 17 岁之间的孩子,由于处在青春期,可在其具有艺术类、科学类等明确目标时再参与知识类、大学类的研学项目,以有效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研学市场很乱!家长怎样给孩子选择研学

二是选择主题单一的研学活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年级的果果和一群彝族孩子在教室里吟诵着李白的诗词。果果妈带着果果来到四川大凉山生活学习。不同于单纯的旅行,果果上午在家学习文化课,下午去彝族寨子的小学学习,天气好的时候和彝族小伙伴们去玩耍,偶尔也向当地的彝族老人学习动听的山歌。

“这里民风淳朴,有很理想的教育环境,让果果自由快乐地成长,用她自己的节奏去学习。”果果妈说。

“我感觉太棒了,这里的人都非常好。”果果兴奋地说道。

研学旅行不是旅游,而是一种素质教育方式,有明确的目的性、完整的课程设计。作为家长,最好选择单一主题的研学活动,毕竟研学的时间周期并不长,要想在短暂的时间里有最大的收获,在研学营的选择上,千万不要“贪大求全”,而是应该选择一个较小的切入点,深入探究。就像上面案例中的果果妈一样,这样的选择,让猪猪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与民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研学市场很乱!家长怎样给孩子选择研学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第1天:旅行的意义

关键词——“看山不是山”、“钱学森之问”

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旅行,结合古人游学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此行的意义所在,并让学生去体会什么是“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并要求学生在行程中去思考,并找寻答案。

第2天:我看到了……我想到了……

关键词——“风景名胜”、“差别”

在游览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寻它们的特点,并进一步的去思考与国内的差别,从而去提升学生思考的能力,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第3天:责任与自由

关键词——“白宫”、“林肯像”、“提升境界”

参观白宫,思考“最后的责任”究竟是什么责任?参观林肯像,讨论林肯在想什么?由责任与自由的话题探讨,结合美国独立与发展的历史,来提升学生的主题与人生境界。

第4天:我选择买这些

关键词——“购物”、“交流”、“纪念品”

学生自己购买纪念品就是一次融入美国生活的机会,通过挑选(选什么?)、对比(为什么买?)、购买(如何买?)来感受中美差异,从小细节上去提升自己的选择力与判断力。

第5天:我眼中的哈佛

关键词——“哈佛精神”、“教育”

游览哈佛校园,与哈佛师生畅谈教育与文化,找寻什么是“哈佛精神”,并与国内教育进行对比,体会到这所古老而又知名的大学魅力所在。从了解、认识哈佛的过程,来寻找学习的乐趣所在。

第6天:美国文化

关键词——“NBA”、“迪士尼”

体验 NBA 的火爆激情和迪士尼的欢乐可爱,感受美国文化的特点,并思考与中国娱乐文化的差别。感受文化的创新带来的乐趣,体验娱乐化产业的魅力与发展规律。

第7天:电影与生活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的魅力”

参观游览好莱坞及星光大道,感受美国电影产业的魅力,思考电影的精髓——生活的逼真并不代表生活的真实,情节的复杂并不代表人性的深奥。

第8天:收集与整理

关键词——“收获”、“答案”

每位同学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收获,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并由这些收获去提升自己的感悟,写下自己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收集整理习作、游记、随笔,为发表做准备,给这次行程留下一个最美好、最有意义的回忆。

这是一个以中西方文化比较为主题的研学营的策划,8天的安排,不是先有行程,而是先有主题,再围绕着主题去选择能够表现主题的地点与风景,这样的研学单一高效、主题集中,特别适合高中的孩子出国研学选择。

家长选择研学营时 , 一定要鉴别该研学营是否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例如“民俗营、决赛营、游学营、励志营”等等。当然,主题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一个代号,而要看它具体的活动是否在围绕这个主题一系列展开,是否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嵌入了主题的思想。

一个主题明确的研学营是从宣传、组织到开结营活动,到专题讲座,到互动交流、参观体验,到后期服务都始终贯穿活动主题,并在主题活动基础之上,更使营内活动多色彩、多元化,使整个营内学习、活动安排臻于完美。

研学市场很乱!家长怎样给孩子选择研学

三是选择专业性的研学营。

安全第一。

在选择研学营时一定要选择有多年组织、操作学生活动,具有丰富经验的机构,不要随便选择当地的旅行社。选择前,要询问清楚,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是否有专职辅导老师,是否有总负责人,是否有队医,是否有健全与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与流程。

经验至上。

一个完善的研学营,从操作层面上必定是组织顺畅、形如流水;从孩子的层面上必定是学有所得、玩有所获方可称为成熟。

大多诸如此类的营一定是经历多次操作、实践、改进而逐步积累形成的。由于学生活动的组织难度,一般情况下很难在刚一推出就举办的尽善尽美,而是一个通过不断地汲取教训和经验积累来逐步完善的过程。建议家长,选择至少有 3 年以上类似主题操作经验的研学营。

花开的过程是漫长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静静等待。

一次的研学,并不一定能够带给孩子质的变化与飞跃,“拔苗助长”的故事不应该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让孩子的成长如花开,我们和孩子一起种下梦想的种子,等着发芽,等着散枝,等着缀蕾,等着绽放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