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与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如果说以前的旅游经济主要分为旅行社安排与散客经济两大类别,那么社交媒体的发展无疑使得旅游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红景点、旅行攻略、同城探店、社交裂变、KOL造势、KOC种草、圈层分享等新的旅游宣传方式出现。

在社交媒体的参与作用下,与其说旅游经济是一种“资源比对”,不如说旅游经济是一种“产品竞争”。从“资源比对”到“产品竞争”,我们先来看下这种转变的具体历程以及背后的表现形式:

后疫情与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1. 传统媒体时期的旅游经济

过去,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户外媒介等传统媒体占据主要宣传渠道时,大众获取旅游资讯的方式单一,除了熟人口述、书本介绍之外只能通过传统媒体被动形成旅游景点的品牌印象。此时的旅游经济主要还是围绕著名旅游景点形成餐饮、住宿、通讯、交通等相关产业链条,旅游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当地的旅游资源本身。

2. 社交媒体时期的旅游经济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国民收入的整体提升,发展旅游经济已然成为了国内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发展,使得旅游经济与社交媒体相融合,从而迸发出了新的活力。一些城市、景区、旅游企业率先扩大基于手机终端的旅游宣传,在客源人数、产业规模、经营盈利上都领先于传统的旅游经济;一些人嗅到了“互联网 旅游”的市场,接连不断地通过社交媒体开展营销,却仍然差强人意。总的来说,整个旅游经济的上下产业链都开始意识到了布局社交媒体的重要性。

3. 后疫情时期的旅游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全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使得旅游经济的发展重点正在从以观光游为主转变为以休闲游为主,而新冠肺炎疫情后大众对于健康需求的重视,旅游经济朝休闲游发展的转变可能会继续加快。另外,虽然新冠肺炎在短时间内重创了旅游经济,然而一方面由于大众长期积累的旅游需求得不到释放;另一方面由于海外疫情的逐渐蔓延与国内疫情的相对平稳,旅游经济将呈现出境外游转境内游、省外游转周边游的态势;这些原因都使得处于“危机”中的旅游经济出现了“生机”,而率性进行线上布局的旅游实体无疑比囿于线下传统的旅游实体更能抓住这一“契机”,通过新媒体率先实现旅游产业的回血,

在后疫情时代,社交媒体将成为旅游宣传的主阵地。

这种转变并不代表线上营销就能替代线下体验,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交媒体之所以能成为旅游经济的主要宣传渠道,离不开社交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门槛低、互动性等特点,这使得线上宣传对比线下宣手传具备了许多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不仅是对于商家来说的,同时还会使消费者受益。

后疫情与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对于商家来说:

1. 社交媒体引领舆论导向,形成IP推广

社交媒体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舆论关注,引导大众对于某一旅游目的地、某一旅游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实体产生集中、深刻的群体印象。例如红极一时的色达,通过社交媒体造势,大众形成了关于色达——“即将消失的景点”、“精神信仰的寄托”等深刻印象,快速吸引了大量人流涌入色达朝圣。然而,成也流量,败也流量,社交媒体的舆论走向也会因为某一突发事件的出现被引导至另一方向,例如丽江曾多年成为年度最佳旅游目的地,然而在丽江游客被打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之后,丽江旅游推广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社交媒体实现广域曝光,打造品牌形象

在社交媒体的广域曝光下,前往网红城市、网红景点、网红餐饮店、网红民宿等地体验打卡逐渐成为了流行的大众出游形式。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作为旅游经济传播推广的重要平台,使得重庆、西安等城市旅游的“网红基因”被激活,同时实现了游客量与旅游收入的飞速激增。重庆洪崖洞的大桥上,成千上万的游客堵的水泄不通,期待着拿着手机拍摄、记录、分享重庆夜景;西安古街上的“大唐不夜城”,几乎每天晚上都是人山人海,游客们等待着能与画着精致盛唐妆容的不倒翁小姐姐牵手……通过内容形成品牌形象,基于内容吸引更多用户,更强的社交属性,更低的准入门槛在无形中增加了旅游经济的整体曝光,使得旅游经济的上下产业链条都能进行裂变传播。

3. 社交媒体形成种草逻辑,聚合目标受众

社交媒体能够发挥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作用,然而鉴于用户复杂的个人因素,这种影响虽然并不一定会立刻发生实际转换,但是会在消费者潜意识里形成种草观念,在出现消费需求时会根据观念中形成的印象进行实地拔草,微博上的KOL网红推荐以及小红书上的KOC旅游攻略正是这一种草逻辑的代表性体现形式。另外,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的公域流量最终还是应该落脚于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业链延伸实体店,形成自身的私域流量,从而精准锁定客源,保障熟人圈层二次传播,真正高效率实现流量转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

1. 社交媒体提供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

当传统的线下旅行社占据上风时,旅游经济还是属于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领域,掌握信息充分的旅行社、商家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信息相对贫乏的消费者主要还是依赖于单一渠道形成预判与消费决策;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线上渠道成为主流时,信息已然变得十分多样化、扁平化。这使得消费者相对来说能够更加全面、直观的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消费水平、旅游取向、兴趣爱好、风格偏向等因素来选择最喜欢、最合适、最具性价比的旅游终端与旅游方式。

2. 社交媒体实现智能化旅游服务

社交媒体的线上宣传并不能取代旅游经济的线下体验,然而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手段却能优化旅游产业的整体服务。人们不必担心排着长队在景区门口订票,到了目的地却被告知房间已满,欢迎下次光临……社交媒体直接实现了衣、食、住、行、游、娱等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服务,人们甚至可以在公众号、小程序等微信产品上提前预订景区门票后,通过微信产品实时获取客流量与客流分布,实现通畅出行,错峰游玩。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消费者实际获取了更优质、更智能化的服务。

3. 社交媒体提供便捷的消费体验

盈利可以说是旅游经济的最终目的。目前,许多景区的门票当出现了下降情况,一方面这能让游客节约部分门票费用,刺激其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数据表明,旅游产业链的总体效益大概是门票价值的7倍至10倍,门票适当下调价格有利于当地旅游从业者从中获利。另外,对于消费者来说,存在体验当地特色、购买当地代表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这种消费体验更加便捷。社交媒体既能直观地展示当地的餐饮、酒店、民宿等旅游强相关产业的消费体验,同时也能提供本地特产、文旅产品等弱相关的产品延伸,旅游消费的场景转移到了线上,从而挖掘出来了更大的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