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灾之下,湖北正形成“政策洼地”吸引企业投资

湖北正形成“政策洼地”吸引企业投资

新华社武汉4月20日电(记者侯文坤、徐海波)20日“线上”举办的“华为中国生态之行2020·武汉峰会”上,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明软件有限公司、长保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澎思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行业实力企业与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签订合作协议,将组队“逆行”湖北进行投资,助力湖北经济重振。

庭院养苔,顺其自然

根据合作协议,上述企业将围绕华为产业链等与湖北展开全面合作,通过在湖北进行项目投资、建立研发中心、设立分公司等方式,共同推进华为产业链在湖北聚集,促进湖北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探讨通过更多更好的数字化手段,推动湖北企业转型发展、提升复工复产效率,按下发展的“快进键”和“升级键”。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湖北工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王祺扬说,今年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45.8%,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0.9%。“这是湖北历史上少有的,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因疫停产近两个月,普遍存在复工复产不足、订单流失、资金紧缺、流通不畅、进出口受阻、成本上升等困难。”

不过,王祺扬表示,为支持湖北经济重振,目前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已出台了一大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帮扶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湖北省也密集发布了财政金融支持、降本减负、稳岗就业、畅通经济循环、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政策。

王祺扬透露,近期,湖北省委省政府还将研究出台16个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湖北重振的“政策洼地”正在形成。

王祺扬表示,在湖北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新基建”、抗疫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值得有投资意向的企业重点关注。其中,湖北正着力推动集成电路、光通信、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互融发展,协同产品研发和生产,打造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万能营销公式:做农场靠一个方案,就能赚到破百万

破解湖北农产品“卖难”,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13亿元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保供工作情况。

会上,谈及湖北农产品销售形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陈萍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高度关注湖北农产品的产销情况。总体来看, 4月以来,湖北省农产品产销形势日趋向好,茶叶销售进度已达到71.8%,香菇生产和库存量持续下降,小龙虾销售进度加快。但是,即将进入上市的高峰期,后期的销售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大。

她介绍,前期针对湖北农产品卖难问题,农业农村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方面,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下达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13亿元,主要是支持湖北省蔬菜等农产品的市场供应,推荐湖北省重要农业企业纳入疫情防控的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享受专项贷款和贴息等优惠政策。目前已经有30家的农业企业进入了名单。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的扩大采购规模,举办了三场视频产销对接活动,一对一、点对点解决湖北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其中4月1日举办的鄂粤同心抗疫发展视频对接活动,湖北和广东两省签署了茶叶、小龙虾等农产品的购销协议共计1700吨、1.5亿元。另外,农业农村部还动员农产品市场协会号召各大农批市场加大采购力度。截至4月17日,农产品市场协会动员农批市场累计采购了湖北鲜活农产品4.24万吨,金额为1.72亿元。

近期,农业农村部将在启动湖北特色农产品系列促销活动,届时将开展感恩湖北、放心下单,湖北大中特色农产品,湖北水产品产销对接专场,以及放心吃小龙虾专家访谈等活动。

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政策方面如何发力?

第一,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快速启动经济和快速常态化经济循环。如果经济长期处在这种管控停摆的非常态状态,消极民生政策和消极的救助政策很难突破目前的瓶颈问题。经济循环和经济启动越快速,成本越低。目前一方面需要全产业链复工复产,这是行政启动。更要防止在复工复产之后因为没有订单,没有需求出现的二次停工停产,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在二季度没有很好的需求提振,没有很好的下行压力的对冲政策,我们即使进行复工复产,也会出现二次停工停产,二次停工停产带来的社会冲击和经济冲击的成本可能远高于第一轮的停工停产。所以,一定要认识到,目前认为在外部环境还没有全部发酵、贸易没有全面下滑的这种状况下,对于内需的提振和提前的冲击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期,所以不能简单地拘泥于目前对于一些很微观环节的讨论,目前是经济循环重启、经济循环常态化的窗口期,一定不能错过,如果没有一个大的刺激计划,很可能面临的二次停工停产的风险。

第二,必须要认识到中国民生体系的特殊性,而不能简单的跟欧美进行比较,欧美的养老体系、失业体系和社会救济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但是我们的民生安全网所覆盖的面很窄,很多真正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主体没有进入到传统的安全网体系内。所以,通过传统体系来进行民生救助往往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对这些主体的救助。因此,对这些主体的救助要么超越传统主体进行全覆盖性的、地毯式的救助,要么就是要选择以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带动就业和民生。比如国家已经实施对退休人员的工资的上涨,但是第一代农民工都享受不了这个福利。再比如发放消费券,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按照户籍人口发放,这就导致,真正在疫情中受到冲击最厉害的边际人群和低层人群没办法被政策触及。如果选择按照传统的行政板块和民生途径来进行实施救助,不仅不能全覆盖,而且很慢,这样效率就会很低。

我们建议,当务之急,除了低水平的保障型的纾困和救济之外,要利用目前窗口期进行一揽子宏观经济扩张政策的设计。当然政策设计可以更偏重于就业导向,更偏重于民生导向,尽量采取经济启动与民生兼容的政策组合。当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政策是偏少的,密度是不够的。因此,一揽子的宏观扩张计划要及时推出,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推出一揽子的改革规划。因为目前来讲,怎么使基层更有积极性,怎么恢复经济的活力和社会的活力,经济的循环和社会的循环,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我们的政策一定要抓住这一个主要矛盾来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