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确保疫情防控下今年粮食生产任务,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隶属:农业灾害与疫情防控(第65/164篇)

农业农村部:确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2月13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影响,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

如果粮食涨价了,谁先挨饿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时刻牢记职责使命,把中央对“三农”工作各方面要求落实到位,坚持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积极配合农村疫情防控,统筹抓好今年“三农”重点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支撑保障。

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针对农产品、生产资料、种畜禽运输受阻、产销不畅,家禽业、渔业和相关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等突出问题,密切关注形势,及时采取有效举措,确保“菜篮子”产品、粮食等有效供给。提前研判疫情可能对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生猪生产恢复特别是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冲击,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指导各地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确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鼓励农村创新创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努力把疫情对农业农村发展影响降到最低。

会议强调,要统筹抓好当前重点工作。继续配合做好农村疫情防控,特别是重点疫区返乡农民工防控工作,防止农村疫情扩散。强化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紧盯“南菜北运”生产大省、设施蔬菜重点省和规模经营主体,加大支持保障,增加“菜篮子”产品生产。抓早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推动田间管理关键技术落地见效,强化极端天气和病虫害监测防范,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全力夺取夏粮丰收。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及时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开设热线电话,建立联系企业制度,收集意见诉求,拿出阶段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帮助农业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会议要求,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负起责任,紧张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不搞大包大揽,不能按部就班,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拖延拖拉。各司局各单位要加强协同配合,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形势研判,深入分析疫情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和解决措施。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分析

1.国内粮食生产环境因素。

第一,国内自然资源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首先,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粮食耕地面积由于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单位面积生产速度。其次,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最后,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也受到一定的波动。

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还有很大空间可供挖掘。另一方面,我国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很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村市场劳动力资缩减。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带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增长,就业机会也逐渐增多,为了增加收入,农村劳动力纷纷走出农村,寻找致富途径,农村缺乏足够的优秀强壮劳动力。第四、体制和政策因素。一方面,我国从2004年开始的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村减免优惠政策,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在体制和政策上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不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央在粮食储备上还不能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建立灵活的应对机制。

2.国际宏观环境因素。

第一,新生能源原料的需求影响粮食安全。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一路攀升,不仅仅使得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而且代来另一个新的问题,即发达国家纷纷寻求新的能源来替代石油资源,这其中,使用粮食资源来生产生物燃料占了很大的比重,影响了粮食安全。

第二,国际粮食投机商操纵市场,扭曲粮食价格。尤其表现在,大量国际资本纷纷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使得粮食等农产品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粮食价格被恶意抬高。

第三,发达国家的农业高额补贴,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补贴,压低了国际粮食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人力物力大大减少,由此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难点及考验

由于受到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因素,农业生产成本,国际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粮食生产投入因素配置难度加大。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带来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水土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的频发,农村市场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必备资源的如何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2.粮食需求的结构性增长问题。首先,我国人口每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些增加人口对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其次,我国城乡人口在粮食消费结构上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再次,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也逐年增加;最后,粮食用于生物燃料制造逐渐得到推广。如何平衡粮食需求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3.粮价上涨并没有使得农民增收,对粮食生产促进作用有限。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民减负,取消农业税并给与农业生产补贴,粮农的账面收入是提高了,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提高。

4.政府宏观调控压力增大。由于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在粮食生产上的宏观调控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宏观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如粮食生产运输原油价格波动对粮食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存在诸如重大疫情、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这些事故的直接影响就是影响粮食价格,造成粮食的不安全因素。

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分析

1.优化生产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首先,要稳定粮食耕地面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农积极性。政府在工业化用地,城市化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的问题上要起到调控的作用,严格保护农业耕地,防止出现各类建设用地侵占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灌溉,提倡农业种植机械化,促进农业规划、集中化经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以此带动粮农生产积极性。其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在粮食生产上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利用科技水平,科学种植,以科技带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建立优秀的科技生产队伍,推广粮食生产新方式,新模式。

2.联社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首先,健全粮食生产与采购的保护措施。如: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完善农业生产扶植体系,依靠政策激励与价格引导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等。其次,完善粮食安全金融保障体系。对设计粮食生产、流通、运输等环节的配套金融服务要不断深化,提高对粮食生产环节的金融支持。再次,加强农业政策保险体现建设,在信贷支持和保险两个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要根据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粮食储备数量,建立系统化的粮食吞吐机制等。

3.利用国际市场,最大程度地降低粮食安全的风险。我国粮食供给内生性极强、外向型不足,国际粮食市场满足我国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我国粮食的缺口,必须坚持实行粮食立足国内、自给自足、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方针,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同时,开展多元化的国际粮食贸易,破除国际资本垄断。要同多个粮食贸易出口国建立自由双边贸易和开展援助活动,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机构,进行国家与地区间互惠的粮食生产贸易合作,实施多样化的农产品贸易,减轻我国粮食需求压力。